腹部绞痛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肚子疼痛怎么办崩溃4大无死角鉴 [复制链接]

1#
郑华国 https://yyk.39.net/doctor/306475.html

宝宝出现腹痛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疼痛只是疾病在宝宝身体的上的外在症状表现,父母有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非常心疼,同时,也要学会鉴别宝宝的腹痛的原因,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盲目的爱,只会害了宝宝。

宝宝肚子疼痛怎么办?崩溃!4大“无死角”鉴别,避免病情加重

一、从疼痛特征看腹痛原因

1、阵发性疼痛或绞痛

常见的有梗阻性疾病,如果局部揉按或者热敷以后腹痛见轻,多是胃、肠、胆管等空腔内脏器官的痉挛。

2、持续腹痛

常见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体位改变的时候会加剧、拒按,通常是包膜牵张、腹腔脏器炎症、肿瘤、腹膜脏层受刺激引起的。

3、隐痛

常见于消化性溃疡。

4、急性腹痛

不耐受,并伴有其他症状表现,如便血、脸部苍白、呕吐、意识改变,也许是急腹症,如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过敏性紫癜、胃肠出现扭曲、胰腺炎等。此时不可轻易用镇痛药。镇痛药会掩盖病情,可能还会加重病情而引发恶化。更不要揉腹部、热敷,需马上禁食禁水,立即就医。

5、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

大多表现为隐痛,可以忍受,还有自主神经症状,像心率增快、脸部苍白等。常见于慢性胃炎、再发性腹痛、消化性溃疡、铅中毒、镰状细胞性贫血、腹型癫痫、腹型偏头痛、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针对功能性病变,像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父母需要让患儿养成按时进食、规律排便的习惯。

6、再发性腹痛

儿童腹部疼痛是绞痛性或痉挛性,多发生在脐周,也可能发生在腹部其他部位。可数月、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病发1次,每次发病不超过1-3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发病在晨起、下午3-4点较常见,经常在进餐或空腹时忽然加剧。再发性腹痛90%为功能性,它和生长发育机体缺钙、内脏感觉过度敏感、自主神经失衡、胃肠动力功能失衡、心理原因(突发打击、抑郁症、焦虑)相关。

二、从大便性状看腹痛

宝宝腹痛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留意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其中包括有没有大便、几天没有大便了、宝宝进食情况。

1、数天没有大便,存在腹胀的患儿,可能是肠梗阻。

2、大便脓血如果发生在夏秋季节,可能患上出血性大肠肝功性肠炎、痢疾、麦克尔憩室炎等。

3、粪便像蛋花汤状或水样大便,宝宝还出现呕吐症状,如果是在秋冬季节,多数是轮状病毒性肠炎。幼儿常患此病,可能发生电解质紊乱、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父母需注意给孩子多饮水。

4、若存在便秘和腹泻轮番上阵,需怀疑为不完全性巨结肠症、肠易激综合征,患上这种便秘可用开塞露来给宝宝通便。另外,还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碳酸饮料要少喝。

可馨育儿说Tips

宝宝换其他品牌或刚喝奶制品,有可能致过敏,通常的表现是腹痛以后引发腹泻。这时,父母需要让宝宝还原以往的奶制品,或使用不易过敏的奶制品。婴儿宝宝不要喝纯牛奶。一般来说,儿童的奶制品品牌不要经常更换,宝宝会因为口味改变无法适应拒奶,还可能引发过敏。

三、腹痛从腹部体征观察

父母可适当了解如何检查儿童腹部体征。普通的方法是,父母让宝宝躺在床上,下肢弯曲,父母一边和孩子交谈,一边用手指平贴在宝宝的腹壁之上,手指轻弯曲感觉宝宝腹壁肌肉的紧张度。若柔软没有抵触感,就是较轻的一般病变或功能性病变。若腹壁或宝宝不让抚摸腹部或全腹疼痛,多是器质性病变。

可馨育儿说Tips

倘若宝宝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腹痛,需避免按揉宝宝腹部或对局部做热敷,否则易促进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腹部按揉,还会对虫体产生刺激,严重者可引发胆道蛔虫病。蛔虫还可突破幼儿柔嫩的肠壁,导致弥温性腹膜炎。所以父母不可盲目按揉,否则可能导致肠套叠的套入的部位加深而导致病情加重。

四、从伴随症状看腹痛

1、需注意腹痛和发热的关系。先有发热,后有腹痛大多是内科疾病,如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常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反,先有腹痛,后再发热,大多是外科疾病,如继发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等。

2、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的患儿,大多是发生消化道病变;伴有咳嗽、发热的患儿,父母要注意腹外器官发生病变引起宝宝腹痛,像下叶肺炎导致牵涉痛。

3、注意宝宝皮肤出血点、黄疸、瘀斑,有利于诊断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紫癜、肝胆疾病导致的腹痛。

4、宝宝出现阵发性腹痛伴随频繁呕吐、不排气、腹胀明显、不排大便的患儿,需怀疑可能是肠梗阻。

5、儿童急性腹痛伴随中毒性休克常见于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卵巢囊肿扭转、急性胰腺炎等。

6、腹痛严重,身体无法翻动,拒绝按压的患儿,常会有局限性或弥温性腹膜刺激征,像腹膜炎、阑尾炎等。

7、另外,注意宝宝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如幼儿园恐惧症、抑郁症等也会引发腹痛。

笔者一口气分享了这么多,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给大家。可馨育儿,一个有温度的自媒体。本平台提供的科普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问题,或喜欢我们的育儿知识,记得收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