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74师被歼灭在孟良崮充满了戏剧性,它是一系列看似偶然的因素汇集造成的。
战前形势
年12月涟水城在整编74师的猛攻下失陷,粟裕随即对自己的作战策略进行了检讨。他认为华东野战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数量,对比进攻的国民党军都处于绝对劣势,因此他决定华中野战军主动后撤,在机动中寻机歼敌。
这一策略立竿见影,就在两个个月后的莱芜战役中,年2月20日-2月23日短短三天内,华东野战军便歼灭了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含国军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长官李仙洲以下共5.6万余人!
得到这个消息的王耀武痛心疾首,他其实之前便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但是因为陈诚施压才不得不让李仙洲出击。面对如此惨败王耀武心里憋屈又不敢公开骂陈诚,于是只能拿李仙洲出气。
就算是五万头猪!共军三天也抓不完啊!
济南战役后被俘的王耀武这句王耀武的名言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莱芜战役让国民党上层无不肉痛,他们不敢再冒进,不得不改变了策略。参与进攻山东的四十多万国军被编成了三个军团,行动时三个军团必定一起推进,国军上层企图以此来避免被中共军队个个击破自己的部队。
这一招还是挺有效的,虽然国军因此变得行动迟缓,但是确实一步步地在蚕食着山东解放区。然而粟裕对此却并不慌张,他深知自己这些对手的德性,他已经提前布局,现在只等着大鱼上钩了。
中心开花
说到孟良崮战役,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提出的‘中心开花’战略十分有名。张灵甫希望以自己的整编74师为饵,引诱华东野战军围攻,国军的山东兵团趁机合围华东野战军加以歼灭。
有声音认为如果国军认真按照他的想法行动,那么孟良崮战役国军完全是能够获胜的。也有人很喜欢拿上面这副图为张灵甫‘打抱不平’,认为共军以多欺少胜之不武,整编74师输得冤枉。
码字的对此很好奇,这打仗又不是擂台比武,谁还先讲好参赛人数不成?
说来孟良崮战役也确实是一场‘中心开花’的战役,中原野战军以20余万的劣势兵力,硬是将整编74师从40多万国军中挖出来吃掉了。
七十四师覆灭的原因一
可为啥张灵甫就成了孤军了呢?
这得从整编74师师长争夺战说起了。
年初,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和平协议,双方限定了军队番号数量并开始裁军。蒋介石为了保持自己中央系的军队规模玩了一个小花招,他把军直接改名成了整编师,这些整编师比起原来的军不但人数有所增加,配备的火炮也增加了,而对外则宣称按条约裁减了军队规模。
其中74军便改编成了整编74师,本来是二流部队的74军,因为抗战中在军长王耀武的带领下表现突出,因此成了美国首批援助的美械师,一举成了国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
老蒋不无得意地宣称:有十个整编74师就能统一全中国。
因此随着王耀武高升,空出来的整编74师师长的位置,就成了黄埔系们人人眼红的职位。当时竞逐整编74师师长宝座的人非常多,张灵甫只算是有资格,但是他资历太浅薄,所以整编74师师长的位置本来跟他没多大关系。但是王耀武很欣赏张灵甫,在王耀武的竭力推荐下,张灵甫终于被幸运女神所眷顾,成为了整编74师的师长。
张灵甫心里很明白,自己的老军长王耀武为了推自己成为整编74师长得罪了多少人。因此张灵甫在王耀武手下效力时格外卖力,疯狂地督促部下进攻解放区,因为他必须得向同僚们证明,自己的老军长没有看错人。
对于王耀武的命令,张灵甫都是严格执行不打折扣,然而这种遵命行事却成了他的催命符。
国军各部一向执行命令拖泥带水,虽然三个军团一起前进将推进速度已经放得很慢了,可是就是这样的龟速前进,国军各部也无法保证能完成当天的推进计划。于是乎按计划行动的整编74师,渐渐地便与其它部队拉开了距离,显得突前了一些。但是整编74师突前的距离并不多,也就2、30公里左右。
国军中普遍对命令执行不坚决地顽疾,成了为整编74师盖的第一铲土。
七十四师覆灭的原因二
张灵甫在国军将领中也是一个嗅觉灵敏之辈。
年5月14日,进至汶河一线的张灵甫得知自己的几个前哨阵地失守后,立马察觉到中原野战军有围歼自己的企图,因此慌忙向碾庄撤退。
碾庄位于蒙河北岸,碾庄渡口处蒙河河面较宽涉水可渡,而在碾庄的西面五公里内,接连有两条南北走向的河流阻断了西去的道路,因此碾庄蒙河渡口是整编74师南撤过蒙河的必经之地。
然而粟裕早已经在整编74师身后埋下了一步杀招!
位于国军山东三大兵团之间腹地的沂蒙山区,一支中原野战军的劲旅一直静静地潜伏在那里,这就是王必成所率领的六纵。这支在新四军时期就擅于在敌人腹地进行游击战的部队,正是粟裕早早留下的奇兵。
但是六纵毕竟高达两万多人,因此要想完全隐藏是不可能的,国民党的侦察机发现了它的踪迹。但是国军空军并不清楚那是一支华中野战军的主力纵队,所以在给山东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的报告里,说是一支数量不明的中共游击队潜伏在沂蒙山区。
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接到报告后,便让“华东战场不死鸟”整编64师去清剿。这种钻山沟的苦差事,国军各部避之唯恐不及,汤恩伯把这个任务派给整编64师,除了它挨得近也是因为它是粤军部队杂牌出身。
国军各部都知道中共游击队打山地游击战的厉害,这种任务除了挨刀是一点汤都喝不上的。接到命令独自进山的整编64师师长黄国梁当然不乐意了,于是他要求周边的整20师、整59师和自己一起会剿。然而一听要爬山,这些国军同袍们一个个头摇地跟拨浪鼓似的,于是黄国梁也火了表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老子也不去了!
整64师毕竟是杂牌,汤恩伯这个黄埔系很难调动它,汤恩伯也觉得没必要为了一支游击队和整64师结仇,所以不去就不去吧。
国军中的这种山头主义,成了为整编74师盖的第二铲土。
七十四师覆灭的原因三
5月12日,粟裕终于唤醒了在沂蒙山区中的那万蓝丛中的一点红。
5月13日夜里,一直数量颇为可观的中共军队突然出现在了国军三个兵团的腹地,它左冲右突仿佛一个无头苍蝇一般整夜里东奔西跑,只要遇到国军的阵地便立即转向。山东国军被这一支突然出现的共军搅得晕头转向,而与华中野战军野战夜战的悲惨往事,使得国军指挥官严令各部不得出击就地死守,于是国军各部目送眼前黑压压的队伍消失在了夜色中。
就这样,13日夜、14日夜,这支中共部队昼伏夜出,夜夜搅得国军鸡犬不宁,国军处于后方的部队被它搅得一夜睡不好觉,白天自然就更没有精力赶路了。而处于最前沿的整编74师每天按规定前进,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全军前出与其它部队脱节了。
国军的畏战情绪,成了为整编74师盖的第三铲土。从国军表现出的这三缺点,便可知张灵甫期待的中心开花是多么地不现实了。
七十四师覆灭
直到15日夜凌晨,这支昼伏夜出48小时内急行军公里的部队——六纵,到达了目标碾庄的外围。
碾庄被六纵攻占后,张灵甫在获知是老对手六纵断了他退路时忍不住大骂参谋:是我74师眼瞎吗,六纵2万多人从我眼皮子底下钻过去都没发现?还是他王必成有空降师!
虽然张灵甫反应还算及时,立即率军上了孟良崮企图据险死守,但是到了天亮他才发现孟良崮是个没有水源的石头山!张灵甫因此也落得一个张马谡的别称。
仅仅两天一夜后,国军装备最精良的3万余人的整编74师,便不复存在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杀进整编74师指挥部击毙张灵甫的,正是华野六纵的部队!
断尾、阻援、斩首,孟良崮战役中华中野战军六纵一肩担当,无疑是华中野战军孟良崮战役的最大功臣。六纵在孟良崮战役里好好给张灵甫上了一课,让他见识了何谓‘中心开花’。
六纵无愧于给整编74师盖棺的人。
七十四师覆灭的背后
为何国军装备最好的整编74师,仅仅两天一夜便全军覆没了呢?
说来无论是整编64师遵命去沂蒙山区清剿六纵,还是六纵晚上行军时哪一支国军主动缠住它,理论上都能救整编74师一命。可是这一切都没发生,以国军一向的秉性也不可能发生。
但是与这些偶然因素相比,一些必然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东西并不是象表面看到的那么强大,像是美械师为何美国玩起来确实非常厉害,可为啥别的国家尽玩崩呢?
美械师强大的火力是靠弹药刷出来的,国军美械师之所以在战争初期能逞凶,是因为那时美国老板才交付了大量援助,美械师们弹药不缺啊。
可见自己得有一个强大的军工业,才能玩得起美械师。至于民国那糟糕的军工业,就别想啥保障美械师的消耗了。美国老板一不全额援助弹药,民国的美械师就都成了架子货,战绩直线下降。而国军战绩越差,美国老板给民国输血的意愿也就越低,在解放战争中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整编74师在两战涟水时损失太大,也是常常被提及的它在孟良崮迅速覆灭的原因,这个理由其实很值得说道说道。
两战涟水六纵也都有参与,它与整编74师杀地是难解难分。王必成二战涟水时杀红了眼坚决不愿意放弃涟水城,最后被警卫员强行给架出了城,不然二战涟水会打得更加血腥惨烈。这一战下来六纵和整编74师伤亡半斤八两,都是4、人的损失。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必成冲到粟裕指挥部去要粟裕保证,再会整编74师必须让六纵上。
从后来的孟良崮战役看,六纵已经完成了减员的补充,而这些新兵的发挥也非常出色,这也是它在孟良崮战役中表现出色的重要原因。而反观它的对手整编74师,被俘的军官却哀叹补充的兵员质量太次,根本就帮不上忙。
这一对比就有趣了。
孟良崮战役时,战争还是在中共解放区进行的。这时的民国地区并没有受到战火波及,按理说民国政府可以迅速地从自己控制区补充人员。而且以民国政府所掌握的资源,显然新兵训练也能获得更多的保障。
然而孟良崮战役后总结的结果却是,只拥有山东半壁支持的华东野战军,补充人员不但及时而且素质还很好;而另一边握有大半个中国的民国,却没法为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提供合格的新兵!
以民国政府这种动员效率和组织水平,它要是打赢了大战那才叫奇迹呢。
战场上的胜负,在战场之外早就已经决定好了。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对码字的文章感兴趣的话,请继续欣赏码字的前作史林探秘:白山黑水定乾坤——国共东北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