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绞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种病不是癌症,却比癌症更磨人出现腹痛
TUhjnbcbe - 2024/7/13 18:45:00

入秋后,天气是越来越凉快了,但气温变化也大,下雨降温、晴天升温变换着来,不看天气预报都不知道第二天该穿什么了。所以不少人都出现了着凉拉肚子的情况。

对普通人来说,拉肚子很快就会好,过后照样吃吃喝喝。但有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一旦开始拉肚子,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每天要跑十几二十趟厕所,还可伴有腹痛、腹胀、血便、恶心、呕吐等症状。即使打针吃药缓解了,过段时间也可能卷土重来,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这究竟是什么疾病?它是如何危害健康,让人苦不堪言的?哪些人容易中招?平时又该如何保养?

1

比癌症更磨人的“绿色癌症”

炎症性肠病

其实,这可能是炎症性肠病(IBD),它与普通肠炎不同,是一种发生在回肠、直肠、结肠的特发性慢性肠道炎症疾病。一旦患病,很难彻底治愈,几乎都会伴随终生,因此被称为“绿色癌症”。

1

炎症性肠病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部的研磨消化后,其中的营养物质最终都会被肠道细胞吸收入血,再通过血液流动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病原微生物存在,血管中的T淋巴细胞就会从血管中出来,进入肠粘膜下层,在营养吸收入血之前消灭病原体,保卫人体健康。

但某些原因,比如:外界环境因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衡,以及遗传因素等,会导致有些人的身体发出大量“假警报”,让T淋巴细胞误以为食物中有病原体入侵,于是进入肠粘膜下层发挥免疫作用。

次数多了,T淋巴细胞就不受控制了,会大量涌入肠道粘膜下层,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肠道平衡,从而诱发炎症性肠病。

由于免疫异常,消化功能也会发生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继发症状。

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特征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较10年前增长了15倍!而且全年龄段皆可发病,20~49岁人群为高发群体。虽然男女发病比例无明显差异,但发病年龄越低,疾病可能越不容易控制。

此外,炎症性肠病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均有炎症性肠病,子女的患病概率为35%。

如果常年有腹痛、腹泻症状,怀疑炎症性肠病,可能需要进行结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CT、病理等多种检查,以便与感染性肠炎、肠结核、白塞氏病等进行区分。

2

炎症性肠病

主要包括2种类型

炎症性肠病其实也是一个大类,它主要包括2种类型: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者的发病部位及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异。

1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通常发生在结肠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病变是连续性的,常常先出现在直肠和降结肠,然后逐渐向全结肠蔓延。

患者常表现为间断性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病情漫长,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的炎症是非连续性的,即病变与病变之间有正常组织。它可以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但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患者常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疼痛、腹泻、腹部包块、肛周病变等,还可伴有发热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很多患者在十几岁时就发病,由于消化道受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阻碍生长发育。

3

不仅仅易反复发作

还有多种并发症风险

炎症性肠病除了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活困扰以外,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1

结直肠癌

无论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克罗恩病,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都会升高。

溃疡性结肠炎:8~10年后癌变风险升高,15~20年就可能并发肠癌。有文献报道,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率为3~5%,且随病变范围的扩大及病程的延长而递增。如果整个结肠都有溃疡性炎症,那么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病程每增加1年,癌变风险增加1~2%。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不仅发生肠癌的几率比正常人群高,与其他消化道肿瘤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甚至可并发淋巴瘤、甲状腺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和骨髓肿瘤等。

2

腹腔感染

炎症性肠病急性发作时,肠道容易出现脓肿,一旦脓肿破裂可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也就是腹膜炎。

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甚至休克甚至死亡。

3

血栓性疾病

有研究对炎症性肠病与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的血栓风险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血栓风险没有增加,而炎症性肠病的血栓风险增加3.6倍,静脉血栓比动脉血栓更常见。一旦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可迅速造成死亡。

4

心包炎

有报道认为所有炎症性肠病患者比健康人群更容易发生心包炎,其中克罗恩病患者的发病风险增加3.07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风险增加3.33倍。

5

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肠外表现就是关节症状,发生率几乎达到了20%~30%,所有关节都可能发生,可表现为单纯的关节疼痛或者急性关节炎。

此外,炎症性肠病还可能累及神经系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等,诱发多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炎症性肠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手术。

4

调整饮食习惯

减少炎症性肠病发作

随着年龄增大,炎症性肠病的病情通常会越来越严重,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越来越大。为了避免严重后果,除了对症治疗以外,合理的饮食也是炎症性肠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但由于个人病情及胃肠道耐受能力不同,所以没有一种特定的饮食适合所有炎症性肠病患者,更推荐个体化饮食。不过总体来说,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1

急性发作期:低纤维、易消化

炎症性肠病急性发作期应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饮食,比如流食(米汤、藕粉、过滤蔬菜汤等)或半流食(粥或面、鱼丸汤、菜汁蒸鸡蛋、果泥或菜泥等),以便减轻肠道负担。必要时,可采取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2

缓解期:逐渐扩大饮食范围

急性发作期过后,病情进入缓解期,这个阶段的饮食可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步扩大,从少量开始尝试新食物,并且注意饮食平衡,避免高脂、辛辣刺激食物。具体的饮食种类,下表可供参考:

为了避免营养缺乏,或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建议炎症性肠炎患者在更改饮食习惯时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3

普通人群: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有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过多的动物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会损伤结肠黏膜;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导致摄入的含硫氨基酸明显增多,这些含硫氨基酸通过肠道细菌发酵后,可产生多种含硫化合物,对结肠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所以,即便是健康人群,日常也要尽量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少吃油炸食品、肥肉等,蛋白质摄入也要注意适度,每千克体重摄入1.2g蛋白质即可。

4

适当补充益生菌

肠道中的细菌分为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条件致病菌三种,只有在三者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或是有益菌占上风时,肠道才能更健康。而如果有害菌占上风,肠道内就可能产生更多的毒素,损伤肠粘膜,增加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风险。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炎症性肠病患者,日常都可适当补充益生菌,比如多喝酸奶、多吃豆豉等。有需要的话,也可以根据医生指导,合理使用益生菌补充剂。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种病不是癌症,却比癌症更磨人出现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