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绞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维和任务区民众中国军人总能创造奇迹央广
TUhjnbcbe - 2024/8/1 16:38: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民众眼中,中国维和部队是传播友谊的使者、守望和平的典范,在国际舞台展示了一个东方大国的责任担当。

传播友谊的使者守望和平的典范

——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民众眼中的中国维和部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民众眼中,中国维和部队是传播友谊的使者、守望和平的典范,在国际舞台展示了一个东方大国的责任担当。

中国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驻地辛尼亚村村长卡萨姆——

东方朋友的帮助不夹杂任何私心

卡萨姆是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驻地辛尼亚村的村长,是中国维和官兵的老朋友。每次部队轮换,他都第一时间来营区拜访;每逢中国佳节,他都前来慰问中国维和官兵;每到周末休息,他都积极邀请官兵去村里做客。卡萨姆说:“中国维和军人是和平使者的典范,在黎巴嫩的价值无法用语言表达。”

年至今,中国赴黎维和部队在出色完成维和任务的同时,努力塑造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赢得各方高度赞誉。医院24小时免费向当地民众和难民开放,每周定期到附近村庄义诊,为那些没钱看病的人提供医疗帮助。得知辛尼亚村的哈桑老人大腿骨折卧病在床,中国军医便定期上门为他检查换药。

“这让人很感动,整个联黎部队,像中国维和部队这样真诚帮助我们的不多。东方朋友对我们的帮助是全方位的,是不夹杂任何私心的。”卡萨姆感慨道,中国维和部队还为驻地村庄修路、建足球场、处理污水,作出很多实实在在的贡献。

今年“六一”儿童节,中国维和官兵到提尔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师生开展交流活动,并赠送了文体用品。卡萨姆听哈里校长说,他们学校一般不牵扯政治,不与维和部队来往,但对中国维和部队例外,因为中国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卡萨姆对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期待有更多的中国维和军人来到黎巴嫩,期望黎巴嫩在中国的帮助下早日实现永久和平,搭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

(董永康整理)

中国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雇员西山姆——

中国维和军人真正为和平而来

“这么多人到中国维和部队的扫雷作业现场学习,是联黎部队多年来没有过的。”当地时间11月3日,目睹爱尔兰、柬埔寨等6个国家的维和部队代表到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作业现场观摩学习,联合国雇员西山姆如此感慨。

西山姆是黎巴嫩提尔市人,在中国营工作两年半了。对于中国扫雷官兵的表现,他赞不绝口:“中国维和军人专业技能精湛、作风过硬,更重要的是努力清除雷患,真正为和平而来。”

有一件事一度让西山姆十分困惑——中国扫雷官兵经常到营区附近的果园开展扫雷训练,果园的主人侯赛因不但不收取租金,还经常拿着水果慰问中国维和官兵。

西山姆跟侯赛因交流后得知,年黎以战争期间,侯赛因的果园被投入大量子母弹。由于子母弹性能不稳定,而且当时联合国没有相关的标准作业程序,很多国家的扫雷部队拒绝提供帮助。正当侯赛因一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国维和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把果园里的子母弹全部排除。侯赛因一家与中国维和官兵因此结下了深厚友谊。

年以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在黎巴嫩累计排除上万枚地雷和未爆弹,创造了扫雷“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和“零伤亡、零事故”的优异成绩。西山姆一直想弄清楚其中的秘诀。到中国营工作后,他得以经常近距离观察中国维和官兵扫雷作业。最终,他发现中国军人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比其他人更努力、更敬业,“中国军人到这里,是真正把扫雷当使命干,所以总能创造各种奇迹”。

西山姆在联黎部队工作10多年,给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当过雇员,但还是最喜欢和中国维和官兵一起工作,因为可以亲眼看到威胁黎巴嫩民众生命的地雷一个个被排掉。每次听到地雷销毁的爆炸声,西山姆便感觉黎巴嫩离和平又近了一步。

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官兵为当地小朋友修理自行车。王淏田摄

联非达团南战区工程部门机械师穆罕默德·奥赛德——

这里有个村子叫做“中国村”

在联非达团南战区工程部门担任机械师的穆罕默德·奥赛德,是当地为数不多能够在联合国超级营地里获得工作的人之一。今年39岁的他,在这里工作了将近10年。可观的收入,使他能够在不远的尼亚拉镇过上体面的生活。然而,大多数的当地人没有他这么幸运。

长期的战乱和动荡,导致苏丹达尔富尔民众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仅在南达尔富尔州,就有30多个难民营,数十万难民的生活依然需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人道主义机构的援助。

“只有在动荡中,才愈加凸显和平的珍贵。”穆罕默德说。近年来,在联非达团的努力下,大规模武装冲突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不时发生的抢劫、偷窃、劫持等事件却仍让人提心吊胆。去年,穆罕默德的一个同事在回家路上被一伙蒙面武装分子劫持,抢去了身上所有的财物。

谈及中国维和部队,穆罕默德激动起来。从年首支分队部署至今,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工兵的艰辛和付出。从中苏友谊小学到友谊桥,再到尼亚拉国际机场的升级改造……一批批中国维和工兵接力援助当地的和平建设。去年,中国工兵仅用15天时间,就为一个叫甘地的部落建好了一座大坝,挡住了肆虐的洪水。自此以后,这个村子就被当地人称为“中国村”。

“中国人民一直是苏丹人民的好朋友。”穆罕默德动情地说。其实,战乱之前,来自中国的筑路公司就在帮助当地人民修筑公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战争开始不久,工程建设就中断了。即便如此,对于未来,穆罕默德仍然充满希望——等到一切都安定下来,远方的中国朋友一定会再回来,继续建设好这条道路,帮助我们走向和平幸福的未来。

(王淏田整理)

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指挥长章海军与当地儿童交流。王迪摄

联马团东战区雇员克瑞斯——

马里人民感谢中国蓝盔的帮助

“非常感谢中国医生,我现在已经好多了!”当地时间11月6日,克瑞斯陪同科瑞巴布来到中国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复诊,再次见到中国医生的科瑞巴布连声道谢。

克瑞斯和科瑞巴布都是在联马团东战区工作的联合国雇员。10月3日夜里,腹部绞痛的科瑞巴布被克瑞斯送到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救治,分队医生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连夜为他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

“送他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能治好,中国医生是拯救生命的天使!”克瑞斯多次感受到中国军医敬业、专业、博爱的精神,每每提及中国维和部队,总是赞不绝口。

克瑞斯在联马团民事机构工作,经常和各国维和部队打交道。在他看来,中国维和部队是最积极、最主动、最支持马里和平进程的部队。他说,中国军人在履行和平使命的同时,积极开展工程援建、捐赠助学、人道救治、文化交流等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国“爱和平、负责任、重情义”的大国形象。

7月10日,克瑞斯应邀随中国维和部队走访慰问加奥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们。活动现场,让克瑞斯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维和警卫分队副队长段凯峰跨越语言障碍,组织官兵代表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中国军人离开时,孩子们紧紧拉着他们的手不舍得放开。

中国维和部队情深谊重、心怀大爱的良好形象,在马里维和任务区有目共睹。克瑞斯曾听柬埔寨维和部队指挥官说:“中国军人是最真挚的朋友,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中国维和警卫分队官兵顶风冒雨为我们维修发电设备的场景。”

克瑞斯说,中国通过多种形式帮助马里走出危机和进行重建,尤其是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马里人民非常感谢中国蓝盔的帮助。

(韩立建整理)

当地儿童兴奋地向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女兵展示成绩单。李赞摄

南苏丹难民狄佳宁——

中国官兵是值得信赖的真正朋友

在维和任务区,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官兵所到之处,总会受到当地民众热情欢迎。曾有外国同行问:中国人靠什么赢得当地民众如此尊敬?难民狄佳宁的话多多少少能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官兵从不把枪口对准南苏丹人民,相反他们像对待亲人一样,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我们,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和平的天空。”

狄佳宁原本住在蒙德里,年国家发生内战后从家乡逃难至首都朱巴,开始了长达4年的颠沛流离生活。直至遇到中国维和官兵,狄佳宁的生活才稳定下来。

“为了保护我们,中国维和官兵从来不怕流血牺牲。”狄佳宁感激地说,刚到朱巴不久,就有20多名武装人员持枪闯入武器禁区,企图抢劫我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中国维和步兵营营长丁海龙毫不犹豫带领官兵赶到事发地域。

“当时情况异常紧张,双方人员子弹全部上膛,随时有可能发生交火事件,但中国官兵没有一人后退。”回忆起这件事,狄佳宁感慨地说,“遇到危险时,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朋友。中国官兵是来保护我们的,是值得信赖的真正朋友。”

今年9月,得知当地小学教学设施被武装人员抢劫一空,孩子们因缺乏桌椅板凳而坐在地上上课,中国维和官兵主动为学校添置了16套桌椅,还向学生赠送了粉笔、作业本、书包等学习用品,极大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对此,狄佳宁动情地说,中国维和军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的生活环境,还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愿上帝永远保佑他们!

(周孟亮整理)

中国第21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帮助当地民众吊装侧翻车辆。王俊摄

刚果(金)米提小学校长克鲁斯——

中国工兵架起中非友谊的桥梁

米提小学位于刚果(金)东部南基伍省布卡武市以南公里的原始森林中。中国第21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米提分遣队也驻扎在这里,执行道路修复等任务。

校长克鲁斯已经在米提小学工作了20年。他告诉中国维和官兵:“米提小学有多名学生,却只有6间教室,5名老师,由于远离市镇,交通不便,许多孩子从未走出过村子,渴望学习新知识。”

闻知此事,中国维和分遣队官兵在工作之余,每月到这所学校开展一次“维和爱心课堂”教学活动。

“你好,中国,和平!”今年10岁的玛吉纳已经学会不少中文词语,见到中国人会自然地打招呼。他喜欢打鼓和跳舞,“我喜欢中国人,很想到外面当一名音乐家”。

授课间隙,维和官兵还向学校赠送了文体用品。“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维和部队为我们提供那么多的文体用品,感谢你们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和幸福。”克鲁斯说。

有一次,克鲁斯在分遣队驻地前徘徊了近半个小时,执勤哨兵了解情况后得知,米提小学通往附近村庄的道路上,有一座桥梁损毁,河面宽15米,雨季水量大,给学生上学带来安全隐患。

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积极协调当地工程部门,在损毁的桥附近用集装箱搭设了一座便桥,并对便桥两侧的进出道路进行了修筑和维护。

为此,全校师生特意写了一封联名感谢信:“中国人,好样的,真让我们佩服。桥梁的修复,保障了附近学生的安全。这不仅是一座心系米提地区群众的桥梁,更是一座承载中非友谊的桥梁。”

(王俊整理逄忠平制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维和任务区民众中国军人总能创造奇迹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