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绞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腹痛基本论述中医刘晋作
TUhjnbcbe - 2024/8/19 17:50:00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而言。其包括了大腹、脐腹、少胶、小腹等部位的疼痛。《症因脉治》云:“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

腹痛一病,历代医籍记载甚多。在病因病机方面,《内经》多从寒气客于肠胃而立论,《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而痛。”《灵枢.五邪》亦云:“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又云:“大肠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小肠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不仅强调了阳虚阴盛的病理特点,也指出了腹痛与大小肠、膀胱的病理关系。

时至宋代,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仁斋直指方强调:“气、血、痰、火皆能作痛,而食积伤脾,风冷人脾与夫脾间虫动,其为痛也居多。”从而充实了腹痛的病因病机学说。在本病的辨证论冶方面,《金匮要略》提出以按之痛与否,辨别腹痛虚与实,开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剂,如“附子粳米汤”、“大柴胡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初步建立了腹痛病的辨证论治体系。

《诸病源候论)将腹痛分为急腹痛与久腹痛,并以脉象来判断本病的预后,如云:“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其脉当沉若细,而仅浮大,故当愈矣;其人不当愈者,必当死,以其病与脉相反故也。”《医学发明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特点,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

《景岳全书》对腹痛的虚实辨证尤为精详,如云:“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多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定不移者为实。”《医宗必读》以充分的说理,批驳了“痛无补法”之论,肯定了补法在腹痛中的治疗作用。《医林改错》、《血证论》进-一步补充了瘀血腹痛的治则与方药,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1
查看完整版本: 腹痛基本论述中医刘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