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孩子哭的时候,作为家长是否想与其交流,找出他为什么这么伤心吗?当孩子笑的时候,作为家长又是否想跟孩子说话,让他与家长一同分享他的快乐呢?如果你,作为家长,对此也感同身受的话,那就让我们谈谈孩子的语言——婴语。
所谓儿童语言,是指儿童在一岁时的特定表达方式,因为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能用这些特殊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它不仅包括儿童的哭声、笑声、喋喋不休等表达方式,还有一些身体动作。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在这些表达方式背后所代表着什么。
一、口语(孩子的口语主要包括哭、笑、啊、哦、嘿等语言。)
1.哭
对于婴儿来说,哭泣是很常见的。所有让他们感到不安全或不舒服的事情都会让他们哭。一般来说,孩子的哭可以分为生理性哭和病理性哭。
生理性哭闹:护理和生活环境造成的不适会使孩子在生理上哭泣,包括饥饿、口渴、困倦、衣着不适、大便和想要做某件事会使孩子哭泣。生理性哭闹的特点是长时间流泪,而儿童的心理状态和面部表情正常。
当孩子这样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排除上面的原因,一个接一个的去了解孩子的意图;如果尖叫声强烈且有节奏,就代表着孩子发出希望亲近的信号。
病态哭闹:大多数是由孩子身体某个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引起的,包括腹部不适、绞痛等。它具体表达为是突然猛烈的哭声,尖锐的哭声,双手紧握的拳头,短时间的哭声,母乳喂养也无法使其平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应该提高警惕,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