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绞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u0001汪u0001阿姨u000
TUhjnbcbe - 2025/5/27 18:47:00

01汪阿姨的就医过程

在某天早晨,汪阿姨在享用完早餐后不久,便感到了左腹部如“翻江倒海”般的绞痛。这种疼痛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后逐渐消解,但随即她被一股强烈的冲动驱使着冲向了厕所。在厕所中,她注意到自己的排泄物中混有鲜红色的血液。心中不安的她,立即与女儿一同前往医院。

汪阿姨在消化内科门诊见到了诸晨辉医生,她展示了手机拍摄的“血便证据”。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后,诸医生初步诊断她患上了缺血性肠病。这种病的初步判定让汪阿姨感到困惑和担忧,她不禁询问自己:为何会得这种病?这种病严重吗?日常又应该如何注意呢?

诸晨辉医生进一步解释道,缺血性肠病是因为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血流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肠道损伤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症。这种疾病并非罕见,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尤其在老年群体,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人群中,其发病率相对更高。诸医生为汪阿姨安排了住院治疗,并进行了肠镜等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经过治疗,汪阿姨顺利出院,并得到了适当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建议,以预防病情的复发。

02缺血性肠病的基本信息与症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汪阿姨的状况,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缺血性肠病的相关知识。

缺血性肠病的定义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肠道血流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肠道损伤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症。这种疾病可以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发生,但尤其在老年人群中,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人群中,其发病率相对更高。

缺血性肠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这是因为左半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供血动脉较为细小,因此这些部位更容易发生缺血。患有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其腹痛通常位于左下腹,表现为突发的绞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进食后疼痛可能加剧。同时,患者常伴有便意,部分患者会在2小时内排出与粪便混合的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在汪阿姨的案例中,医生诊断措施包括了肠镜检查。

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缺血性肠病,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轻度缺血性肠病可以通过保守疗法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自行恢复;然而,若病情恶化至肠坏死程度,则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以切除坏死肠段。此外,由于缺血性肠病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格外注意,并应遵循清淡饮食的原则,确保大便畅通,同时戒烟戒酒,并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若出现腹痛、便血、腹泻、恶心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诊治。在日常饮食中,也需特别注意:在疾病初期,患者应仅限于摄入流质食物,例如米汤和藕粉。若腹泻严重或因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建议适量补充淡盐水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在疾病恢复期,患者可逐渐过渡到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例如粥和面条。随着恢复进程,应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医生也提醒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和便血,应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汪u0001阿姨u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