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补钙?牛奶能强健骨骼?99%的人都这么认为,事实上并不是,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对名女性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没有证据表明喝牛奶可以预防骨折或骨质疏松症。
而且,研究表明,3岁之后,人体失去分解牛奶蛋白的能力,同时抑制人体吸收牛奶中钙元素的能力。虽然牛奶富含钙,但是,这5种人注意啦,你们补钙不能喝牛奶的哦!
1、乳糖酸缺乏患者:乳糖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乳酸、甲酸等短链脂肪酸和氢气,造成渗透压升高,引起腹胀、肠鸣、肠绞痛直至腹泻等现象。这在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症”。
乳糖酸缺乏患者不能喝牛奶的原因是: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只有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乳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需要乳糖酸。如果乳糖酸缺乏,食用牛奶后就会引起腹痛、腹泻。
2、缺铁性贫血患者: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出现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等症状。
食物中的铁转化成亚铁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喝牛奶之后,体内的亚铁就与牛奶的钙盐、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铁的吸收受阻,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喝牛奶。
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发生异常,反流到食管,从而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炎症,常见的症状有烧灼感,吞咽困难,睡觉时呛咳等。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喝牛奶可能加重病情,研究证实,含有脂肪的牛奶会影响下食道括约肌的收缩,让胃液或肠液的返流情况更加严重。
4、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除中上腹疼痛外,还可能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
消化道溃疡患者喝牛奶也容易加重病情,因为牛奶会刺激胃肠粘膜分泌大量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会使病情加重。
5、胆囊炎患者和胰腺炎患者: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和右侧肩背部牵涉性疼痛。胰腺炎主要表现为:左上腹部疼痛或者是全腹疼痛。另外,胆囊炎可能会引起胆源性的胰腺炎。
胆囊炎患者和胰腺炎患者也不宜喝牛奶,因为牛奶需要在胆汁和胰脂酶的参与下才能分解脂肪,这样就大大的加重了胆囊和胰腺的负担,很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
符合以上情况的5种人,应尽量避免喝牛奶补钙。如果缺钙严重,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