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腰腿痛的问题,其中,不少年轻人表示:“20岁的年纪,却有着五六十岁的腰,站着疼、坐着疼、躺着也疼……”腰椎间盘突出问题一般多被认为是“中老年病”,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腰都开始出问题了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疼痛的反复与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腰突症治疗方法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解决疼痛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腰椎间盘,记医院(医院)骨科一区主任医师宋兴华,一起了解一下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问题。
记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宋兴华:生活中最常见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椎间盘退变是根本原因,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运动和负荷中承受巨大的应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在退变的基础上,劳损积累和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发生破裂,盘内的髓核等组织向后突出,严重者压迫神经产生症状。
其次,积累损伤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反复弯腰、扭转等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因此本病与职业有一定关系。比如,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以及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因过度负荷,均易造成椎间盘早期退变。
再次,急性的外伤也可以作为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应力,也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的风险。最后是遗传因素,小于20岁的青少年病人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
记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哪些呢?
宋兴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早期就会感觉到腰痛。腰痛可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与腿痛同时出现或之后出现。特别是当在久坐或者久站之后疼痛的情况也会更为严重。再就是会出现下肢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打喷嚏或咳嗽时腹压增加而疼痛加剧。还有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肌肉麻痹、感觉肢体冷感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急性发病时应作为急症手术的指征。
记者:腰椎间盘突出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宋兴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先要注意避免提重物,避免侧弯腰发力;其次避免腰部受凉,应该注意睡姿、可以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仰卧位、侧卧位睡姿,不能采取身体扭转、倾斜等睡姿。比如,选择硬板床休息,以起到支撑作用,尽量不要睡弹簧床。仰卧位时腿部垫软枕,使腰部处于放松状态,侧卧位下肢、小腿屈膝,膝下垫软枕。夏天避免睡凉席,避免空调、电风扇直吹腰部,以免引起腰部软组织急剧缺血,突发疼痛,加重患者病情。
记者:怎样加强锻炼预防疾病发生?
宋兴华:积极的锻炼和正确的锻炼方法可以加强腰背肌力量,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的发生。我简单为大家介绍几种锻炼方法:
1.“挺腰”。用头、双脚、双手作为支撑点,在床上或者地板上慢慢进行挺腰的动作。腰部慢慢往上挺,根据个人的感觉,达到一个舒适的高度就可以了。保持十几秒,然后放下,每天重复做二十次左右。
2.“小燕飞”。这是一个常用的功能锻炼方法,开始的时候可以光是抬头,当锻炼一段时间以后,腰部肌肉力量已经增强的时候,可以配合着下肢的上抬,头和腿要伸直,一起上抬。
3.“五点支撑”。对于肌肉力量比较弱的病人,或者是年岁比较大的病人,我们会推荐五点支撑,相对“小燕飞”来说,这个动作更容易做,是一种简单的锻炼腰背肌肉方法,容易完成,它的做法是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至30个。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仅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现在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这种疾病所困扰着,因此在生活中多注意、多预防,有的放矢,才能健康生活。
医院(医院)骨科一区主任医师,擅长颈、肩、腰、腿疼痛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擅长脊柱矫形内固定手术,共完成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余例。
(记者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