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钟声响起,我便正式进入了四十不惑的年纪,大家都在向不平凡的告别,作为即将步入四十岁的80后,这个跨年更加意义非凡。
-1-
最近疫情散发,大家都在调侃北京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励志,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在北京的那三年工作生活的日子。在北京英语教育机构学习的时光,让我对北京这种城市最有感触。
那是年,临近跨年的一个冬天早晨,英语学习机构里的人基本上都人到中年,40岁左右的男男女女大家三五成群,毫不掩饰地说着蹩脚的英语,苦练英语发音和文法。早起冒着严寒学习英语的人们,只是一个片段和缩影,但是这个片段让我明白了北京这座城的努力与坚持。
年的疫情让每个人刻骨铭心,疫情在告诉我们什么?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当人类真正控制住疫情,恢复往常生活的时候,才会真正理解那些静好的岁月里我们本来拥有的幸福。
自家娃的英语配音《大自然在说话》年7月,我开始了自己的健身计划,从7月到11月,4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合理的锻炼和有规律的生活,瘦了10斤,心肺功能和耐力体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从最开始只能跑米,到后来的米,米,2公里,4公里……配速从10分,到8分,到7分,甚至跑进了6分……记录快速奔跑的过程这件事本身,就非常令人振奋。每天清晨,向着太阳奔跑,这种坚持和成就感最让人兴奋,每一个新的终点都在告诉你,生命没有被虚度,汗水就是最好的证明。出差山东时跑步打卡济南奥体中心-2-今年是我们举家南下,搬到杭州的第七年。(在杭州的这三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这座现代与古典、繁华和宁静并存的城市,可以找到心中的归属感和小确幸。初到杭州,虽然没有做太多功课,却幸运地把家安在了良渚。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每次踏上良渚古城这片净土,就有一种震撼与感动。能与0年前的良渚先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时间仿佛不再是不可跨越的天堑。特别是在良渚古城遗址,看到落日余晖的一刻,如同看到了良渚先民在这片富饶的大地上耕耘播种收获,这画面直击心灵,站在良渚广袤的大地上,一眼千年,就像经过时光隧道,见证了一代代先民跨越千年的时光。良渚古城遗址莫角山下的余晖良渚古城遗址-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年的不平凡并不会阻止时间老人的脚步,杭州这座历史的人间天堂,今朝已经成为互联网之都。在杭州的六年间,从互联网医疗,到母婴领域,医院,我尝试了不同的职业赛道,乘着杭州互联网之都的风,加速着自己的成长。年之后,国家出台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诊疗的利好*策,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催化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步伐势不可挡。年,曾是一名医学生的我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医院的赛道。年初,我亲眼看着身边的医护同事们奔赴武汉「战场」,每天感受着他们在前线的故事,在后方我们用互联网的平台做好后勤保障,让国内外的人们通过远程会诊掌握最先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都说医生有一种特质就是淡定,当我们共同经历过年后,越发觉得淡定也是一种价值观,没有人永远一帆风顺,人总会面临生活的波折、事业的困境,甚至不得不承担失败的结果。但是,只要以淡定的心态,对困难与挫折泰然处之,在困境中累积经验、保持平和,即使灾害和危机迫在眉睫,也能勇敢地面对。或许,这就是「不惑」的真正意义,宠辱不惊,从容淡定。-4-年岁末,我住了半个月的院,这半个月,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11月中旬的一天,我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疼痛进展很快,从右下腹到整个下腹,又到全腹,全腹的压痛反跳痛,同事们跑前跑后帮我做了各种检查,最后我以「腹痛待查」医院。我是医学院毕业,并且在医疗机构工作,医院点滴,但是那种「看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为患者的感受,住院半个月,我前后结识了两位病友,从她们身上,才真正理解「感同身受」的患者滋味。我认识的这两位病友,一位是长我十来岁的姐姐,是个女强人,自己搞定了住院、出院的各种手续,家人只是在手术当天来陪护了一下,可以出院的那天,直接去公司上班去了。另一位,是个小我十岁的妹妹,还未成家,在妈妈的陪伴下,住院手术治疗,来住院当日,办好了住院手续,又去公司处理了一系列工作后,才回病房。她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乐观向上,即使术后当天,麻醉副反应严重,吐得难受,也淡然处之,难受过后一笑而过,也正是这种乐观,让她们都恢复得很快。病由心生,亦从心解。心态决定一切,在面对疾病时也是同样的。心态好,积极面对自己生病的事实,积极配合治疗,坚信总会治好,恢复得就会更快。冯唐老师有句话,在这次住院后,让我更加体会深刻,放到最后,大家一起体会,「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四十不惑,愿自己站在人生的又一个高度上,俯视自己以前的生活,在观察和思考中,体会生活真谛。见证成长活得更宽宏大量更无所畏惧你好40你好Theworldhaskissedmysoulwithitspainaskingforitsreturninso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