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绞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四诊之问诊问而知之谓之工
TUhjnbcbe - 2021/10/31 7:04:00

所谓中医四诊,

是中医诊查、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即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数据腭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查方法。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查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诊查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查方法。

问诊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查方法。

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查方法。

《难经》中有言之:“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那么,

什么叫问而知之谓之工呢?

本文将会就问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进行讲解。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健康状态,诊察病情的方法。问诊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和家族史五个方面,最主要的是现病史。

《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有言:“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华麻疹全占验。”对于中医诊断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下面将会简单讲解有关问寒热、问汗、问疼痛三节内容。

一、问寒热

(一)恶寒发热:指患者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

1.恶寒重发热轻:指患者感觉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的症状。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是风寒表证的特征。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邪袭表,束表伤阳,肌腠闭塞,卫阳郁闭于内,肌表失于温煦,故恶寒明显而发热轻。

2.发热重恶寒轻:指患者自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有轻微怕冷的症状。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是风热表证的特征。因风热为阳邪,易致阳盛,阳盛则热,故发热明显;风热袭表,卫气功能失常,温煦失职,故同时有轻微恶寒。

3.发热轻而恶风:指患者自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由外感风邪所致,是风热表证的特征。因风性开泄,肌腠疏松,卫阳外泄,阳气郁遏不甚,正邪交争不剧,故发热轻而恶风。

(二)但寒不热:指患者只感寒冷而不发热的症状,是里寒证的特征。

1.新病恶寒:指患者病初即感觉怕冷,但体温不高的症状。

2.久病畏寒:指患者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

(三)但热不寒:指患者只觉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是里热证的特征。

1.壮热:指高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

2.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阳明潮热:日晡(申时)发热明显,且热势较高,亦称为日晡潮热。

(2)阴虚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兼见颧红、盗汗、五心烦热等;严重者,感觉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者,称为“骨蒸潮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3)湿温潮热:午后热甚,兼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等。

3.微热:指发热不高,或仅自觉发热的症状。

(1)气虚发热:长期微热,劳累则甚。

(2)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3)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4)小儿夏季热: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症,多属气阴两虚发热。

(四)寒热往来:是指患者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应,常见于伤寒病的少阳病,或温病的邪伏膜原,为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

二、问汗: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阳加于阴谓之汗。”

(一)有汗无汗

1.无汗:表证无汗,若兼见恶寒重,发热轻者,多属风寒表证,因寒性收引,外感寒邪,则腠理致密,玄府闭塞所致。里证无汗,若兼见口不甚渴,舌绛而干者,多因阴津亏虚,化汗乏源;若兼见面唇色淡,舌色淡白,多为血虚,化源不足;若兼见畏寒乏力,舌淡苔白者,多因阳气亏虚,无力化汗所致。

2.有汗:表证有汗,若兼见发热恶寒、咽痛鼻塞,多见于风热表证,为热邪袭表,迫津外泄;若兼见恶风、脉浮缓,多见于风邪犯表证,为风性开泄,肌腠疏松。里证有汗,若兼见发热面赤,口渴饮冷者,多见于里热证,因里热炽盛,迫津外泄,则汗出量多;里证有汗亦可见于里虚证,如阳气亏虚,肌表不固,或阴虚内热,蒸津外泄,均常有出汗的症状。

(二)特殊汗出

1.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常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畏寒肢冷等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2.盗汗: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常兼见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多见于阴虚证。

3.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属危重证候,故其汗出谓之绝汗,又称脱汗。若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属亡阳之汗,为阳气亡脱,津随气泄之危象。若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者,属亡阴之汗,为枯竭之阴津外泄之危象。

4.战汗:指患者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因邪盛正衰,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正邪剧争,就可出现战汗。

5.*汗:指汗出沾衣,色如*柏汁的症状。多见于腋窝部,多因风湿热邪交蒸所致。

(三)局部汗出

1.头汗:又称但头汗出。若兼见心胸烦闷,口渴面赤,多因上焦热盛,迫津外泄;若兼见身重倦怠、胃脘痞满,多因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迫津上越;若兼见四肢厥冷,气喘脉微,多因元气将脱,阴阳离决,虚阳上越,津随阳泄。小儿睡眠时,常有头汗较多,若无其他不适者,属正常现象,俗称“蒸笼头”。

2.手足汗出:指手足心汗出的症状。若兼见五心发热,咽干口燥者,多因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若兼见腹胀便秘,日晡潮热者,多因阳明燥热内结;若兼见口干欲饮,牙龈肿痛,肢体困重,便溏呕恶者,多因脾胃湿热内盛所致。

3.心胸汗出:指心胸部易出汗或汗出过多的症状。多见于虚证。若兼见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若兼见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4.半身汗出:指患者仅一侧身体汗出的症状,但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的半身常是病变的部位。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患者。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所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三、问疼痛:实证疼痛多因感受外邪,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虚证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

(一)问疼痛的性质

1.胀痛: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常表现为部位不固定,受情绪波动影响,嗳气、矢气后减轻。例如,胸胁脘腹胀痛,时发时止者,多是气滞为患;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或刀割样,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常表现为部位比较固定,夜间尤甚,如胸胁脘腹等部位刺痛,多是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3.窜痛:指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或攻冲作痛的症状,如胸胁脘腹等处的窜痛,多因气滞所致。

4.游走痛: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的症状,如四肢关节的游走痛,常见于痹病,多因风邪偏胜所致。

5.固定痛: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多因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6.冷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因寒邪阻滞经络所致者,为实证;因阳气亏虚、脏腑、经络、肢体失于温煦所致者,为虚证。

7.灼痛: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常因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

8.绞痛: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如心脉痹阻引起的“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引起的上腹痛。结石阻塞尿路引起的小腹痛等。

9.隐痛: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不足、精血亏虚,脏腑经络失于温养所致。常见于头胸脘腹等部位。

10.重痛: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由于湿性重浊黏滞,故有沉重而痛的感觉。重病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及全身。

11.酸痛: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

12.掣痛:指抽掣牵作痛,由一处连及他处的症状,也成引痛、彻痛。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所致。

13.空痛: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精髓不足,脏腑经络失其荣养所致。常见于头部或小腹部等处。

一般而言,凡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属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或痛而喜按,多属虚证。

(二)问疼痛的部位

1.头痛:阳明经与任脉行于头前,故前额连眉棱骨痛者,病在阳明经;太阳经与督脉行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者,病在太阳经;少阳经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行于头侧部,故头两侧痛者,病在少阳经;足厥阴肝经系目系,与督脉络于颠,行于颠顶部,故颠顶痛者,病在厥阴经等。

2.胸痛: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痛引肩臂者,多因痰、瘀等邪阻滞心脉所致,可见于胸痹等病。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者,多因心脉急骤闭塞不通所致,可见于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咳痰带血者,多因肺阴亏虚,虚火灼伤肺络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胸痛,喘促鼻扇,壮热面赤者,多因热邪壅肺,可见于肺热病等病。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多因痰热壅肺,腐肉成脓所致,可见于肺痈等病。胸胀痛、窜痛,太息易怒者,多因情志郁结不舒。胸中气机不利所致。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者,多因跌打外伤,瘀血阻滞胸部脉络所致。胸肋软骨疼痛而局部高起,皮色不变,或沿肋骨相引掣痛者,多因气结痰凝血瘀,经气不和所致,可见于胸胁痛等病。

3.胁痛: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由于两胁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肝胆又位于右胁部膈下末肋之内,故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

4.脘痛:指上腹中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则会导致胃脘痛。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者,属实证;因胃阴虚或喂养不足,胃失所养引起者,属虚证。实证多在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多在进食后疼痛缓解。胃脘冷痛剧烈、得热痛减者,多属寒邪犯胃;胃脘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便秘者,多属胃火炽盛;胃脘胀痛、嗳气、郁怒则痛甚者,多属胃腑气滞;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者,多属胃腑血瘀。胃脘剧痛暴作,出现腹部板硬、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穿孔所致。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5.腹痛:指剑突下至耻骨毛际以上(胃脘所在部位除外)的腹部疼痛,或其中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

6.背痛:是指自觉背部疼痛的症状。背是指躯干后部上平大椎、下至季肋的部位。背部中央为脊骨,脊骨内有髓,督脉贯脊行于正中,足太阳膀胱经分行夹于腰背两侧,其上有五脏六腑背俞穴,两肩背部又是手三阳经分布之处。脊痛不可俯仰者,多因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所致;背痛连项者,多因风寒客于太阳经所致;肩背痛,多因寒湿阻滞,经气不利所致。

7.腰痛:指腰部两侧,或腰脊正中疼痛的症状。腰是指躯干后部季肋以下、髂嵴以上的部位。带脉横行环绕腰腹,总束阴阳诸经。腰部经常绵绵作痛,酸软无力者,多因肾虚所致;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所致;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所致;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所致;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多因带脉损伤所致。

8.四肢痛:指四肢的肌肉、筋脉和关节等部位疼痛的症状。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痰热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亦可因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布达于四肢引起。若独见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者,多因肾虚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者。

9.周身疼痛:指头身、腰背及四肢等部位皆痛的症状。新病周身痛者,多属实证,以外感风寒、风湿或湿热疫*所致者居多。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痛者,多属虚证,常因气血亏虚,形体失养所致。

中医四诊是中国从古至今持续传承发展的一门学问,是从不计其数的病例中总结出的普遍性规律,对于指导治疗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当代研究中西医结合的专家老师们普遍认可中医,尤其是中医四诊对于治疗的深刻价值。

以上便是中医四诊问诊中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四诊之问诊问而知之谓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