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绞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息肉是癌症前兆医生直言体检发现这种息肉,
TUhjnbcbe - 2023/2/28 18:33:00

汽车要定期检查,人也不例外,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的体检报告上出现了“息肉”二字,肠息肉、胆囊息肉、宫颈息肉……

乍一看,难免紧张忧虑,觉得癌症就在伸手可触的边缘。那息肉真的是“癌症近亲”吗?今天,可可就和大家“从头到脚”探讨一下,究竟哪些息肉一定要切除?

1

鼻息肉,

不易癌变,有症状需治疗

鼻息肉,简单来说就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组织团。

常表现为经常鼻塞、打喷嚏或者是鼻腔分泌物增多,有时候会有面部疼痛或肿胀感,头部闷胀不适,甚至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

1鼻息肉,多为良性病变

较小的鼻息肉且无不适表现,一般都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鼻息肉导致鼻塞或者是打喷嚏的症状很明显,则需要一些药物治疗,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喷剂作用到鼻黏膜。但药物无效且反复发作的重症患者,可以考虑用鼻内窥镜手术切除。

总的来说,鼻息肉癌变风险很低,及时就医就好,不用太过担心。

2

胃息肉,关键看其性质及大小

长了胃息肉,很多人可能没有症状,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才发现。只有少部分人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情况。

1胃息肉主要分为2大类

不同类型的胃息肉其危险程度不同。

①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如果患者没有症状,可以先行观察。

②腺瘤性息肉:约占胃息肉的10%~25%,危险程度相对较高,多数需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否有恶变的可能。

此外,息肉的大小、形态、数目也是考虑是否需要切除的重点。

2四大因素,也会影响胃息肉的癌变率

①息肉大小:如胃息肉直径<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定期监测;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数量多少、类型,考虑切除。

②息肉数量:单个息肉癌变几率小,同时存在3个以上息肉则癌变几率大。

③息肉增长速度:短期(1-3个月)内,息肉体积迅速增大,外形由平坦变粗糙,容易出血,应高度警惕。

④息肉的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约为50%。

3胃镜检查别忽视

胃息肉多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推荐50岁以上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甚至要更早!

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②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③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④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3

肠息肉,一经查出最好切除

肠道息肉中的非腺瘤性息肉,比如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性息肉,一般不容易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包括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则有癌变风险!

1近九成肠癌源于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95%以上的结肠癌都由其发展而来。

通常,息肉数量越多、息肉越大,癌变几率越高。如:1cm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为1~3%;1~2cm的息肉,癌变率为20%;2cm以上的息肉癌变率则为50%。而且腺瘤结构中的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一旦发现有肠息肉,最好尽早切除,以除后患。此外,肠息肉易复发,切除后半年到一年内应返院复查。

2肠镜检查很重要

很多结肠息肉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粘液便、腹痛腹胀、排便规律改变等症状,因此经常被忽视。

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地进行结肠镜筛查,特别是高危人群,包括:

①年龄>45;

②有肠癌家族史;

③喜食高油脂、腌制、熏制食物的人;

④长期抽烟、喝酒、缺乏运动的群体;

⑤进行过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4

胆囊息肉,满足这些条件时及早切

少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部隐痛、胀痛,疼痛有可能放射到右侧肩胛部,进食油腻食物后还可能引起胆绞痛,恶心、呕吐等。

在医学上,胆囊息肉的专业叫法是“胆囊息肉样病变”,潜台词是,并非所有长得像息肉的病变都是真正的息肉。它其实有“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之分。

1胆囊息肉分“真假”

①假性息肉,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约占所有胆囊息肉的55%,不仅没有恶变倾向,有时甚至可以自行缩小。

②真性息肉,包括腺瘤、腺肌瘤、腺瘤样增生等。尽管大部分也属于良性,但却存在恶变的可能,像腺瘤直径超过1cm,癌变率可高达30%!

2胆囊息肉满足这些条件,建议及时切除

当发现了胆囊息肉,除非超声明确提示是假性息肉,否则第一件事情是先看息肉的大小:

①息肉直径≥10mm,建议直接切除。因为息肉越大,癌变风险越高。

②息肉6mm≤直径<10mm,但有以下危险因素,建议切除:*年龄超过50岁;*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存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息肉属于无蒂息肉;*胆囊壁局灶性增厚,厚度超过4mm。

③在定期复查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息肉增大超过2mm或者息肉的大小达到了10mm,则也应该手术切除。

5

子宫里的息肉,

根据位置不同,分情况对待

子宫的息肉根据生长部位不同,分为“宫颈息肉”和“子宫内膜息肉”。

1宫颈息肉,小的不用担心

宫颈息肉绝大多数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导致的。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少数会有白带异常、阴道不规则流血、性交后出血、月经淋漓不尽等。

绝大多数宫颈息肉是良性的,只有约0.2%-1.5%有恶变风险。

应对措施

无症状的宫颈息肉不一定要处理,但如果息肉过大(基底部直径≥1cm)、有明显症状、长相比较“丑”,可进行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变的可能。

2子宫内膜息肉,大多需要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又叫宫腔息肉,是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的。成年女性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并且绝经后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

大约70%~90%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间期出血、月经延长或不规则出血。而绝经后女性可能出现绝经后出血。

应对措施

①1厘米以下的息肉如果没有症状,可以观察随诊,1年内有27%的几率会自然消失。

②而如果息肉较大或部分在宫颈管内,容易继发感染、坏死,引起恶臭的血性分泌物,建议手术摘除。

③育龄期女性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后,如果有生育准备,即便没有症状,一般也建议把息肉摘除后再试孕,可以提高受孕几率。

④绝经后妇女息肉的恶性风险比较高,一旦发现息肉,都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总之,息肉有癌变风险,但不是所有息肉都会癌变,定期体检,科学对待息肉,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健康保障!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体质,不给息肉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我是大医生官微)

1
查看完整版本: 息肉是癌症前兆医生直言体检发现这种息肉,